Skip to content

祁奚请免叔向

原文

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¹。人谓叔向曰²:"子离于罪³,其为不知乎⁴?"叔向曰⁵:"与其死亡若何⁶?诗曰⁷:'优哉游哉,聊以卒岁⁸。'知也⁹。"

乐王鲋见叔向曰¹⁰:"吾为子请¹¹。"叔向弗应¹²,出不拜¹³。其人皆咎叔向¹⁴。叔向曰¹⁵:"必祁大夫¹⁶。"室老闻之曰¹⁷:"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¹⁸,求赦吾子¹⁹,吾子不许²⁰;祁大夫所不能也²¹,而曰必由之²²。何也²³?"叔向曰²⁴:"乐王鲋从君者也²⁵,何能行²⁶?祁大夫外举不弃仇²⁷,内举不失亲²⁸,其独遗我乎²⁹?诗曰³⁰:'有觉德行³¹,四国顺之³²。'夫子,觉者也³³。"

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³⁴。对曰³⁵:"不弃其亲³⁶,其有焉³⁷。"

于是祁奚老矣³⁸,闻之³⁹,乘驲而见宣子⁴⁰,曰⁴¹:"《诗》曰⁴²:'惠我无疆⁴³,子孙保之⁴⁴。'《书》曰⁴⁵:'圣有谟勋⁴⁶,明征定保⁴⁷。'夫谋而鲜过⁴⁸,惠训不倦者⁴⁹,叔向有焉⁵⁰,社稷之固也⁵¹。犹将十世宥之⁵²,以劝能者⁵³。今壹不免其身⁵⁴,以弃社稷⁵⁵,不亦惑乎⁵⁶?鲧殛而禹兴⁵⁷;伊尹放大甲而相之⁵⁸,卒无怨色⁵⁹;管蔡为戮⁶⁰,周公右王⁶¹。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⁶²?子为善⁶³,谁敢不勉⁶⁴,多杀何为⁶⁵?"宣子说⁶⁶,与之乘⁶⁷,以言诸公而免之⁶⁸。不见叔向而归⁶⁹,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⁷⁰。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1. 栾盈出奔楚:栾盈,人名;出奔,逃亡;楚,楚国
  2. 人谓叔向曰:人,有人;谓,对;叔向,人名;曰,说
  3. 子离于罪:子,您;离,遭受;于,了;罪,罪过
  4. 其为不知乎:其,难道;为,是;不,不;知,明智;乎,吗
  5. 叔向曰:叔向,人名;曰,说
  6. 与其死亡若何:与,和;其,这;死亡,死亡;若何,怎么样
  7. 诗曰:诗,《诗经》;曰,说
  8.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优哉游哉,悠闲自得;聊,姑且;以,来;卒岁,度过岁月
  9. 知也:知,明智;也,啊
  10. 乐王鲋见叔向曰:乐王鲋,人名;见,拜见;叔向,人名;曰,说
  11. 吾为子请:吾,我;为,替;子,您;请,请求
  12. 叔向弗应:叔向,人名;弗,不;应,回应
  13. 出不拜:出,出来;不,不;拜,拜谢
  14. 其人皆咎叔向:其,那些;人,人;皆,都;咎,责怪;叔向,人名
  15. 叔向曰:叔向,人名;曰,说
  16. 必祁大夫:必,必定;祁大夫,祁奚大夫
  17. 室老闻之曰:室老,家臣;闻,听到;之,这;曰,说
  18. 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乐王鲋,人名;言,说话;于,对;君,国君;无,没有;不,不;行,实行
  19. 求赦吾子:求,请求;赦,赦免;吾子,我的主人
  20. 吾子不许:吾子,我的主人;不,不;许,答应
  21. 祁大夫所不能也:祁大夫,祁奚大夫;所,所;不,不;能,能够;也,啊
  22. 而曰必由之:而,却;曰,说;必,必定;由,通过;之,他
  23. 何也:何,为什么;也,啊
  24. 叔向曰:叔向,人名;曰,说
  25. 乐王鲋从君者也:乐王鲋,人名;从,顺从;君,国君;者,的人;也,啊
  26. 何能行:何,怎么;能,能够;行,实行
  27. 祁大夫外举不弃仇:祁大夫,祁奚大夫;外举,对外举荐;不,不;弃,抛弃;仇,仇人
  28. 内举不失亲:内举,对内举荐;不,不;失,失去;亲,亲人
  29. 其独遗我乎:其,难道;独,唯独;遗,遗漏;我,我;乎,吗
  30. 诗曰:诗,《诗经》;曰,说
  31. 有觉德行:有觉,有觉悟;德行,道德品行
  32. 四国顺之:四国,四方国家;顺,顺从;之,他
  33. 夫子,觉者也:夫子,先生;觉者,有觉悟的人;也,啊
  34. 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晋侯,晋国国君;问,询问;叔向,人名;之,的;罪,罪过;于,向;乐王鲋,人名
  35. 对曰:对,回答;曰,说
  36. 不弃其亲:不,不;弃,抛弃;其,他的;亲,亲人
  37. 其有焉:其,他;有,有;焉,罪过
  38. 于是祁奚老矣:于是,这时;祁奚,人名;老,年老;矣,了
  39. 闻之:闻,听到;之,这件事
  40. 乘驲而见宣子:乘,乘坐;驲,驿车;而,来;见,拜见;宣子,人名
  41. :说
  42. 《诗》曰:《诗》,《诗经》;曰,说
  43. 惠我无疆:惠,恩惠;我,我们;无疆,无边
  44. 子孙保之:子孙,子孙后代;保,保佑;之,它
  45. 《书》曰:《书》,《尚书》;曰,说
  46. 圣有谟勋:圣,圣人;有,有;谟勋,谋略功勋
  47. 明征定保:明征,明证;定保,定能保佑
  48. 夫谋而鲜过:夫,那些;谋,谋划;而,却;鲜,很少;过,过错
  49. 惠训不倦者:惠训,恩惠教导;不倦,不厌倦;者,的人
  50. 叔向有焉:叔向,人名;有,有;焉,这些品质
  51. 社稷之固也:社稷,国家;之,的;固,坚固;也,啊
  52. 犹将十世宥之:犹,尚且;将,将要;十世,十代;宥,宽恕;之,他
  53. 以劝能者:以,来;劝,鼓励;能者,有才能的人
  54. 今壹不免其身:今,现在;壹,一旦;不,不;免,赦免;其,他的;身,性命
  55. 以弃社稷:以,来;弃,抛弃;社稷,国家
  56. 不亦惑乎:不亦,不是;惑,糊涂;乎,吗
  57. 鲧殛而禹兴:鲧,人名;殛,杀死;而,但;禹,人名;兴,兴起
  58. 伊尹放大甲而相之:伊尹,人名;放,流放;大甲,人名;而,却;相,辅佐;之,他
  59. 卒无怨色:卒,最终;无,没有;怨色,怨恨的神色
  60. 管蔡为戮:管蔡,管叔、蔡叔;为,被;戮,杀死
  61. 周公右王:周公,人名;右,辅佐;王,周王
  62. 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若之何,为什么;其,要;以,因为;虎,羊舌虎;也,而;弃,抛弃;社稷,国家
  63. 子为善:子,您;为,做;善,善事
  64. 谁敢不勉:谁,谁;敢,敢;不,不;勉,努力
  65. 多杀何为:多杀,多杀;何为,为什么
  66. 宣子说:宣子,人名;说,高兴
  67. 与之乘:与,和;之,他;乘,同乘
  68. 以言诸公而免之:以,来;言,说;诸,向;公,国君;而,并且;免,赦免;之,他
  69. 不见叔向而归:不,不;见,拜见;叔向,人名;而,就;归,回去
  70. 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叔向,人名;亦,也;不,不;告,告诉;免,赦免;焉,他;而,就;朝,上朝

白话译文

栾盈逃亡到楚国。宣子杀死了羊舌虎,囚禁了叔向。有人对叔向说:"您遭受了罪过,难道不是不明智吗?"叔向说:"和死亡相比怎么样?《诗经》说:'悠闲自得,姑且度过岁月。'这是明智的。"

乐王鲋拜见叔向说:"我替您请求。"叔向不回应,出来也不拜谢。那些人都责怪叔向。叔向说:"必定是祁大夫。"家臣听到后说:"乐王鲋对国君说话没有不实行的,请求赦免我的主人,我的主人不答应;祁大夫所不能做到的,却说必定通过他。为什么?"叔向说:"乐王鲋是顺从国君的人,怎么能实行?祁大夫对外举荐不抛弃仇人,对内举荐不失去亲人,难道唯独遗漏我吗?《诗经》说:'有觉悟的道德品行,四方国家都顺从。'先生是有觉悟的人。"

晋侯向乐王鲋询问叔向的罪过。乐王鲋回答说:"不抛弃他的亲人,他有罪过。"

这时祁奚已经年老,听到这件事,乘坐驿车来拜见宣子,说:"《诗经》说:'恩惠我们无边,子孙后代保佑它。'《尚书》说:'圣人有谋略功勋,明证定能保佑。'那些谋划却很少有过错,恩惠教导不厌倦的人,叔向有这些品质,是国家的坚固。尚且将要十代宽恕他,来鼓励有才能的人。现在一旦不赦免他的性命,来抛弃国家,不是糊涂吗?鲧被杀死但禹兴起;伊尹流放大甲却辅佐他,最终没有怨恨的神色;管叔、蔡叔被杀死,周公辅佐周王。为什么要因为羊舌虎而抛弃国家?您做善事,谁敢不努力,多杀为什么?"宣子高兴,和他同乘,来向国君说而赦免了他。不拜见叔向就回去,叔向也不告诉赦免他就上朝。

创作背景

本文记载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内部政治斗争的重要事件。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年),栾盈因与范宣子(士匄)发生矛盾而出奔楚国,其党羽羊舌虎被杀,叔向被囚禁,祁奚挺身而出为叔向求情。

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复杂,各大贵族之间经常发生权力斗争。栾盈是晋国的重要贵族,与范宣子发生矛盾后被迫出奔。羊舌虎是栾盈的党羽,被范宣子杀死,而叔向作为羊舌虎的兄弟也被牵连入狱。

祁奚是晋国的老臣,以公正无私著称,他"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的品格在历史上传为佳话。当他听说叔向被囚禁后,不顾年老体弱,立即前往为叔向求情,体现了春秋时期士人的品格和政治智慧。

这一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复杂的政治关系和士人的品格。祁奚的求情不仅救了叔向的性命,也体现了春秋时期政治家的政治智慧和道德品格。

作品赏析

整体赏析

这篇文章是《左传》中著名的政治文章之一,体现了祁奚的政治智慧和道德品格。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祁奚为叔向求情这一具体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政治家的政治智慧。

文章的语言优美,特别是祁奚的说辞,既委婉又坚定,既谦逊又强硬。他通过巧妙的语言艺术,巧妙地表达了政治立场,体现了春秋时期政治家的语言艺术。

文章的主旨深刻,通过祁奚请免叔向这一具体事件,揭示了春秋时期政治关系的重要性和政治家的政治智慧。

艺术特色

  1. 结构严谨:文章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2. 语言优美:全文语言典雅,特别是祁奚的说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文学性。

  3. 人物形象鲜明:祁奚的公正无私、叔向的智慧、乐王鲋的圆滑,都通过简洁的语言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4. 政治智慧深刻:文章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深刻的政治智慧。

名家点评

  •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祁奚请免叔向,言政治之要,可谓政治家的智慧。"
  • 明·归有光《世宗实录》:"此左氏议论之精者,言政治之要,可为后世法。"

作者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一前422),春秋末期史学家。左丘明曾任鲁国史官,孔子编订六经,左丘明为解析六经之一《春秋》而著《左传》,亦著《国语》。《左传》《国语》两书记录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史学界推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