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下拜受胙
原文
夏,会于葵丘¹,寻盟²,且修好³,礼也⁴。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⁵,曰:"天子有事于文武⁶,使孔赐伯舅胙⁷。"齐侯将下拜⁸。孔曰:"且有后命⁹。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¹⁰,加劳¹¹,赐一级¹²,无下拜¹³!"'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¹⁴,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¹⁵!恐陨越于下¹⁶,以遗天子羞¹⁷,敢不下拜¹⁸?"下,拜,登,受¹⁹。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 葵丘:地名,在今河南兰考
- 寻盟:重温盟约
- 修好:修睦友好
- 礼也:这是合乎礼制的
- 宰孔赐齐侯胙:宰孔,周朝太宰;胙,祭祀用的肉
- 有事于文武:有事,祭祀;文武,周文王、周武王
- 伯舅:周王对齐桓公的尊称
- 下拜:下阶拜谢
- 且有后命:还有后面的命令
- 耋老:年老,七十岁以上
- 加劳:加赐劳苦
- 赐一级:赐予一级爵位
- 无下拜:不用下阶拜谢
- 天威不违颜咫尺:天威,天子的威严;不违颜,不离开面前;咫尺,很近
- 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小白,齐桓公名;余,我;敢,怎敢;贪,贪图
- 恐陨越于下:恐,恐怕;陨越,坠落;于下,在下面
- 以遗天子羞:以,以致;遗,留给;羞,羞辱
- 敢不下拜:怎敢不下拜
- 下,拜,登,受:下阶,拜谢,登阶,接受
白话译文
夏天,诸侯在葵丘会盟,重温盟约,并且修睦友好,这是合乎礼制的。
周王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肉,说:"天子祭祀文王、武王,派孔赐给伯舅祭肉。"齐桓公准备下阶拜谢。宰孔说:"还有后面的命令。天子派孔说:'因为伯舅年老,加赐劳苦,赐予一级爵位,不用下阶拜谢!'"齐桓公回答说:"天子的威严不离开面前咫尺,小白我怎敢贪图天子的命令'不用下拜'!恐怕在下面坠落,以致给天子带来羞辱,怎敢不下拜?"于是下阶,拜谢,登阶,接受祭肉。
创作背景
本文记载的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鲁僖公九年(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周王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肉,并特许他不用下拜,但齐桓公坚持下拜受胙。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联合诸侯,维护周王室的权威。葵丘之会是齐桓公霸业的巅峰,也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政治事件。
齐桓公虽然已经称霸诸侯,但在面对周王时仍然保持谦逊的态度,坚持下拜受胙,体现了春秋时期"尊王"思想的重要性和政治家的政治智慧。
这一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复杂的政治关系和礼制思想。齐桓公的行为不仅维护了周王室的权威,也体现了春秋时期政治家的政治智慧。
作品赏析
整体赏析
这篇文章是《左传》中著名的政治文章之一,体现了齐桓公的政治智慧和礼制思想。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齐桓公下拜受胙这一具体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政治家的政治智慧。
文章的语言简洁有力,特别是齐桓公的对话,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他的谦逊态度不仅体现了对周王室的尊重,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政治修养。
文章的主旨深刻,通过齐桓公下拜受胙这一具体事件,揭示了春秋时期"尊王"思想的重要性和政治家的政治智慧。
艺术特色
结构严谨:文章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从会盟到赐胙,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语言简洁:全文语言精练,特别是齐桓公的对话,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人物形象鲜明:齐桓公的谦逊、智慧,宰孔的恭敬,都通过简洁的语言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政治智慧深刻:文章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深刻的政治智慧。
名家点评
-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齐桓下拜受胙,言政治之要,可谓政治家的智慧。"
- 明·归有光《世宗实录》:"此左氏议论之精者,言政治之要,可为后世法。"
作者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一前422),春秋末期史学家。左丘明曾任鲁国史官,孔子编订六经,左丘明为解析六经之一《春秋》而著《左传》,亦著《国语》。《左传》《国语》两书记录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史学界推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