伥
(chāng 倀):
➀ [伥伥]迷惘不知所措。《荀子·修身》:“人无法则~~然。”(没有法律,人就无所适从。)
➁ 传说,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导老虎吃人,这种鬼叫做“伥”或“伥鬼”。后因此比喻充当恶人的爪牙,帮助干坏事。成语有“为虎作伥”。
昌
(chāng):
➀ 壮大美好的样子。《诗经·齐风·猗(yī)嗟》:“猗嗟~兮,颀(qí)而长兮。”(猗嗟:叹词。颀:身体长的样子。)
➁ 昌盛。《荀子·成相》:“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
➂ [昌言]1.善言,正当的言论。《尚书·大禹谟》:“禹拜~~。”(大禹接受善言。)2.书名。全名是《仲长子昌言》,东汉仲长统著。
菖
(chāng):
草名,菖蒲。《吕氏春秋·任地》:“冬至后五旬七日,~始生。~者,百草之先生者也。”
猖
(chāng):
➀ [猖狂]狂妄而放肆。《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评》注:“袁术无毫芒之功,纤介之善,而~~于时,妄自尊立。”(纤介:细微。)又 形容气势猛烈或奔放。元稹《有酒》诗之八:“飓风作兮昼夜~~。“柳宗元《答韦珩(héng)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不若退之~~恣雎,肆意有所作。”
➁ [猖獗]1.凶猛而放肆。贾谊《新书·俗激》:“其余~~而趋之者,乃豕(shǐ)羊驱而往。”2.倾覆。《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而智术浅短,遂用~~,至于今日。”前述 1、2 又写作“猖蹶”、“猖蹷”。
阊
(chāng):
[阊阖]1.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而望予。”(帝阍:神话中掌管天门的人。予:我。)2.皇宫中的正门。白居易《中书寓直》诗:“缭绕宫墙围禁林,半开~~晓沉沉。”(禁林:皇宫里的林木。晓:拂晓。沉沉:深远的样子。)
长
(cháng 長):
➀ 长,与“短”相对。屈原《九歌·国殇》:“带~兮挟秦弓。”(挟:用胳膊夹着。秦弓:秦国制造的弓,指好弓。)又 长度。《论语·乡党》:“必有寝衣,~一身有半。”引 长久。《诗经·大雅·卷阿》:“尔受命~矣。”成语有“天长日久”。
➁ 经常。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诗:“茅檐~扫净无苔。”
➂ 长处,专长。《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
➃ zhǎng(掌)。成长,增长。《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而揠之者。”(揠:拔。)引 抚养。晁错《论贵粟疏》:“养孤~幼在其中。”(孤:孤儿。)
➄ zhǎng(掌)。年纪大的,与“幼”相对。《荀子·荣辱》:“~幼之差。”引 位高者,上级。《孟子·梁惠王上》:“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上。”又 排行第一。《三国志·魏书·荀彧(yù)传》:“太祖以女妻彧~子恽(yùn)。”(妻:嫁给。)
➅ zhǎng(掌)。首领。《尚书·益稷》:“咸建五~。”(咸:全。五长:管理五个诸侯国的方伯。)特 秦汉时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后汉书·虞诩传》:“诩为朝歌~。”(朝歌:县名。)
➆ zhàng(帐)。[长物]多余的东西。《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作人无~。”
苌
(cháng 萇):
[苌楚]一种植物,也叫“羊桃”。《诗经·桧风·隰(xí)有苌楚》:“隰有~~。“(隰:低湿的地方。)
场
(cháng 場):
➀ 平坦的空地。多指翻晒、碾轧粮食的地方。《诗经·豳风·七月》:“十月涤~。”(涤场:把打谷场清扫干净。)
➁ 祭坛周围的平地。《史记·淮阴侯列传》:“择良日,斋戒,设坛~。”
➂ 场所,许多人聚集的地方。李白《出门蓟北门行》:“推毂(gǔ)出猛将,车旗登战~。”
➃ 量词(后起意义)。李白《短歌行》:“大笑亿千~。”
尝
(cháng):
➀
➁
偿
(cháng 償):
徜
(cháng):
[徜徉]徘徊,自由自在地往来行走。宋玉《风赋》:“~~中庭。”又写作“相羊”、“倘佯”、“尚羊”、“忀徉”。
常
(cháng):
➀
➁
➂
➃
➄
裳
(cháng):
古人穿的下衣。《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衣:上衣。)引 泛指衣服。《水经注·江水》:“猿鸣三声泪沾~。”【注意】古代男女都穿“裳”,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但不同于现在的裙子。
昶
(chǎng):
➀ 白天时间长。《说文新附》:“昶,日长也。”
➁ chàng。通“畅”。舒畅,通畅。嵇康《康琴赋》:“雅~唐尧,终咏微子。”(微子:名启,商纣王庶兄。)
惝
(chǎng):
➀ [惝怳(huǎng)]1.失意的样子。屈原《远游》:“怊(chāo)~~而乖怀。”(怊:失意。乖:违背。)2.模糊不清的样子。屈原《远游》:“听~~而无闻。”
➁ [惝然]怅惘。《庄子·则阳》:“客出,而君~~若有亡也。”
敞
(chǎng):
➀ 宽阔。
➁ 敞开。
➂
氅
(chǎng):
➀ 用羽毛编成的外衣,也叫“鹤氅”。《世说新语·企羡》:“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裘。”(被:披着。)
➁ 仪仗中用羽毛装饰的旗幡之类。《新唐书·仪卫志上》:“第一行,长戟,六色~。”
怅
(chàng 悵)
失意,不称心,不痛快。《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恨久之。”(恨:不满意。)《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闻此~然。”
𮧴
(chàng 韔)
弓套。《诗经·秦风·小戎》:“虎~镂膺(yīng)。”(虎𮧴:虎皮制的弓套。镂膺:弓套正面刻着花纹。膺:胸,指正面。)又 用作动词,把弓放在弓套里。《诗经·小雅·采绿》:“之子于狩,言~其弓。”(之子:此人。狩:打猎。于、言:动词词头。)
畅
(chàng 暢)
➀ 畅通,无阻碍。《韩非子·说林上》:“登台四望,三面皆~。”引 通晓。诸葛亮《出师表》:“晓~军事。”
➁ 舒畅。《晋书·刘舆传》:“皆人人欢~,莫不悦附。”(附:归附。)引 尽情,充分。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叙幽情矣。“
➂ 旺盛。《孟子·滕文公上》:”草木~茂,禽兽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