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
(áo):
➀ 游玩,游逛。《诗经·邶(bèi)风·柏舟》:“微我无酒,以~以游。”(微:无。)《商君书·垦令》:”民不~,则业不败。“(业:事业。)这个意义后又写作“遨”。
➁ 通“嗷”,声音嘈杂。《荀子·强国》:“而日为乱入之道,百姓讙(huān,其中言字旁可简写为‘讠‘)~。”(讙:喧哗。)
➂ 通“熬”。煎熬。《荀子·富国》:“下~然,若烧若焦。”
➃ ào。通“傲”。傲慢。《汉书·萧望之传》:“~慢不逊。”
➄ [敖敖]1.身长的样子。《诗经·卫风·硕人》:“硕人~~,说(shuì)于农郊。”(说,通“税”。住,休息。)2.通“嗷嗷”。嘈杂声。《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林夜挝(zhuā)吏,不胜痛,叫呼~~彻曙。“(挝:击,打。彻曙:直到天明。)
遨
(áo):
遨游,游逛。《后汉书·刘盆子传》:“犹从牧儿~。“(仍旧跟着牧童游逛。)[遨游]1.漫游。陆机《拟古诗·青青陵上柏》:“~~放情愿,慷慨为谁叹?”2.奔走周旋。《后汉书·马援传》:“卿~~二帝间,今见卿,使人慙(cán)。”
嗷
(嗸(áo)):
[嗷嗷]1.哀鸣声。《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2.声音嘈杂。曹植《美女篇》:“众人徒~~!安知彼所观?”
廒
(厫(áo)):
储存粮食的仓库。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一:“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成仓~。”(息米:作为利息交纳的米。)
獒
(áo):
一种凶猛的狗。《左传·宣公二年》:“公嗾(sǒu)夫~焉。”(嗾:嗾使,挑动指使(别人干坏事),在这里应该是指发出声音驱使狗。)
熬
(áo):
➀ 烤干,煎干。《周礼·地官·舍人》:“共饭米~谷。”(共:供给。)引煎焦。《后汉书·边让传》:“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而不可熟。”喻受折磨,痛苦。王逸《九思·怨上》:“我心兮煎~。”
➁ [熬熬]痛苦的喊叫声。《汉书·陈汤传》:“下至众庶,~~苦之。”
➂ 长时间地煮(后起意义)。《新唐书·摩揭陀传》:“太宗遣使取~糖法。”
磝
(áo):
➀ 多小石的山。《尔雅·释山》:“多小石,~。”[磝磝]山多石的样子。韩愈《别知赋》:“山~~其相轧。”
➁ 磝磝(qiāo qiāo)坚硬瘠薄的土地。《易林·之巽蹇(xùn jiǎn)》:“~~秃白,不生黍稷(shǔ jì)。”
聱
(áo):
➀ 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新唐书·元结传》:“彼诮(qiào)以~者,为其不相从听。”(诮:责备。)
➁ [聱牙]文句不顺口,指艰涩难读。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
螯
(áo):
螃蟹等节肢动物的第一对脚,像钳子,能开合,用来取食、自卫。《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跪:脚。)后又为螃蟹的代称。苏轼《和穆父<新凉>》诗:“紫~应已肥,白酒谁能劝?”(螯,一本作“蟹”。)
謷
(áo):
➀ 诋毁。《吕氏春秋·怀宠》:“~丑先王,排訾(zǐ)旧典。“(訾:毁谤。)《新序·善谋》:”有独知之虑者,必见~于民。“
➁ ào(傲)。高大的样子。《庄子·德充符》:“~乎大哉,独成其天!”
➂ ào。通“傲”。傲慢。《庄子·天地》:“~然不顾。”
鳌
(鼇áo):
传说中海里的大鳖。《庄子·庚桑楚》:“故鸟兽不厌高,鱼~不厌深。”李白《猛虎行》:“巨~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翱
(翶áo):
[翱翔]展开翅膀回旋地飞。《庄子·逍遥游》:“~~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淮南子·览冥》:“~~四海之外。”引悠闲游乐的样子。《诗经·齐风·载驱》:“鲁道有荡,齐子~~。”(齐子:指齐国女子文姜。)
鏖
(áo):
激战,苦战。《汉书·霍去病传》:“合短兵,~皋(gāo)兰下。”(皋兰:山名。)喻喧扰。黄庭坚《仁亭》:“市声~午枕,常以此心观。”
拗
(抝ǎo)
➀ 用手折断。《梁乐府·折杨柳枝歌》:“上马不捉鞭,反~杨柳枝。”
➁ ào(奥)。不顺口。元稹(zhěn)《哭女樊四十韵》:“和蛮歌字~,学妓舞腰轻。”又出乎常格,不合格律。杨慎《升庵诗话·杜牧之》:“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dàng)而丽,于律诗中特寓~峭,以矫时弊,信然。“(峭:指劲直有力。)
媪
(ǎo):
➀ 对老年妇女的敬称。《战国策·赵策四》:“老臣以~为长安君计短也。“(计短:考虑得太短浅了。)
➁ 妇女的通称。《南史·袁昂传》:”昂年五岁,乳~携抱匿于庐山。“(乳媪:奶母。匿:躲藏。)
坳
(㘭ào):
低凹的地方。韩愈《咏雪·赠张籍》:“~中初盖底,垤(dié)处遂成堆。“(垤:小土墩。)[坳堂]堂上低洼的地方。《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之上,则芥为之舟。“
奡
(ào):
➀ 传说中夏朝的大力士。王充《论衡·效力》:“~、育,古之多力者。“(育:夏育,传说中的大力士。)[排奡]矫健有力(多指文章)。韩愈《荐士》:“妥帖力~~。”
➁ 通“傲”。傲慢。《尚书·益稷》:“无若丹朱~。”(若:像。丹朱:人名。)
傲
(慠ào):
➀ 骄傲,傲慢。《韩非子·内储说下》:“令尹甚~而好兵。”魏征《十渐不克终疏》:“~不可长,欲不可纵。”引轻视。《商君书·修权》:“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形,则民~死。”(不致其刑:不执行刑罚。死:指死刑。)
➁ 急躁。《荀子·劝学》:“不问而告谓之~。”(告:告诉,指回答。)【辩】骄,傲。见“骄”字。
骜
(ào):
➀ 骏马。《吕氏春秋·察今》:“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乘良马是希望能跑千里,不是希望得到好马的名字。骥:好马。)引放纵奔跑。屈原《远游》:“骖(cān)连蜷(quán)以骄~。”(骖: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连蜷:形容马奔跑时的样子。)
➁ 通“傲”。傲慢。《韩非子·十过》:“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愎(bì)。”(知伯:人名。愎:固执,任性。)
奥
(ào):
➀ 屋子里的西南角。《荀子·非十二子》:“~窔(yào)之间,簟(diàn)席之上。”(窔:屋子里的东南角。簟:竹席之上。)引隐蔽、机密的地方。《三国志·魏书·董昭传》:“往来禁~。”又指重要、机密的职务。谢脁《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薄晚忝华~。”
➁ 深。陆机《塘上行》:“结根~且坚。”引深奥,含蓄。《宋史·蔡元定传》:“遂与对榻讲论诸经~义,每至夜分。”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抑之欲其~。”(抑:抑制。指写文章不作详尽的发挥。)
➂ yù(郁)通“燠”。温暖。《诗经·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
➃ yù。通“隩”。水涯深曲处。《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菉竹猗猗。“(淇:水名。猗猗:美盛的样子。)
隩
(ào):
➀ yù。水涯深曲处。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逶迤傍隈~,苕递陟陉岘(xíngxiàn)。“(隈:山或水弯曲处。隈隩双声,常连用。苕递:通“迢递”。远的样子。陟:登上。陉岘:中间断开的高山。)
➁ yù(郁)。通“燠”。温暖,热。《尚书·尧典》:“厥民~,鸟兽氄(rǒng)毛。“(氄:鸟兽毛细软。)
➂ 通“墺(ào)”。可居住的地方。《尚书·禹贡》:“九州攸同,四~既宅。“(宅:这里用作动词,盖起房子。)
➃ 通”奥“。室内西南角。《孔子家语·问玉》:”室而~无阼(zuò),则乱于堂室矣。“(阼:堂前东边的台阶,古时迎接宾客的地方。)又深。《国语·郑语》:“申、吕方强,其~爱太子,亦必可知也。”(申,吕:姜姓诸侯。)
澳
(ào):
➀ yù(郁)。水边。《礼记·大学》:“《诗》云:’瞻彼淇~,菉(lù)竹猗猗(yīyī)‘。“(淇:水名。猗猗:美盛的样子。)
➁ 可泊船的水湾(后起意义)。《宋史·河渠志》:“镇江府傍临大江,无港~以容舟楫(jí)。“
➂ 刷洗。《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以饴(古写法为左边米右边台)糒(yí bèi)~釜。“(饴糒:糖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