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ēn):

➀ 跑。屈原《离骚》:“忽~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踵武:追随足迹,指继承……事业。)成语有“东奔西跑”。特战败逃跑。《左传·成功十六年》:“臣之卒实~,臣之罪也。”

➁ 逃亡。《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共。”(大叔:指共叔段。共:地名。)《韩非子·难四》:“鲁阳虎欲攻三桓,不克而~齐。”(阳虎:人名。三桓:指鲁国季孙、孟孙和叔孙三家。不克:没有攻下。齐:指齐国。)

➂ 旧时把女子不依照旧礼教的规定而私自投奔所爱的男子称为“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相如。”(文君:指卓文君。亡:逃跑。相如:指司马相如。)

(bēn):

➀ bì(臂)。装饰,打扮。《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然来思。”(白色的小马,打扮得很美来到这里。)

➁ 奔走。《荀子·强国》:“下比周~溃以离上矣。”(下面的人相互勾结奔走溃散离开了国君。比周:勾结。)

➂ 指孟贲,古代勇士。《战国策·楚策三》:“~、诸怀锥刀,而天下为勇。”(诸:指专诸,古代勇士。)

➃ [虎贲]勇士。《尚书·牧誓》:“武王戎车三百两,~~三百人。”(戎车:战车。两:辆。)

➄ fén(坟)。大。《诗经·大雅·灵台》:“~鼓维镛(yōng)。”(维:语气词。镛:大钟。)

(bēn):

“奔”字的古体。奔跑。《荀子·议兵》:“劳苦烦辱则必~。”

(běn):

➀ 草木的根或茎干。《国语·晋语一》:“伐木不自其~,必复生。”引根源,来源。《礼记·乐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韩非子·有度》:“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也。”(安利不以功:指不凭借功劳就获得利禄。进:爬上去。亡:指亡国。)

➁ 根本、基础的东西。《论语·学而》:“君子务~。”《汉书·赵充国传》:“臣闻兵以计为~,故多算胜少算。”(算:谋算。)成语有“本末倒置”。特农桑业。《商君书·壹言》:“能事~而禁末者,富。”(末:指工商业。)

➂ 本来的,原来的。萧统《文选序》:“变其~而加厉。”(厉:厉害。)又副词。本来。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自以~非岩穴知名之士。”

➃ 根据,掌握。《周易·乾》:“~乎天者亲上,~乎地者亲下。”《汉书·爰(yuán)盎传》:“是时绛侯为太尉,~兵柄。”

➄ 自己一边的,现今的。《淮南子·氾论》:“立之于~朝之上。”又如“本国”、“本年”、“本月”。

➅ 底本,版本。《文选·魏都赋》注引刘向《别录》:“一人持~,一人读书。”(书:指书写在竹简上的文字。)

➆ 本钱(后起意义)。《新唐书·柳宗元传》:“子~均。”(利息与本钱相等。)

➇ 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如“修本”,“奏本”。

➈ 量词。株,棵,丛,撮(cuō)。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薤(xiè)》:“率七八支为一~。”(率:大致。)

(běn):

用蒲草编织的盛物工具。《左传·宣公二年》:“杀之,置诸~。”(诸:之于。)《列子·汤问》:“箕~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箕:竹编的盛物工具。)

(bèn):

➀ 灰尘。元好问《戊戌十月山阳雨夜》:“霏霏散浮烟,霭霭集微~。”又用作动词,指飞尘落于物体。元稹《说剑》诗:“古今困泥滓,我亦~尘垢。”

➁ 并,一齐。司马相如《哀二世赋》:“登陂陁(pō tuó)之长阪(bǎn)兮,~入曾宫之嵯峨(cuó é)。”(陂陁:倾斜不平的样子。嵯峨:山势高峻的样子。)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