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iāo):

➀ 北斗第五、六、七颗星的名称。也叫“斗柄”。也称“标”。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宏农尚书幕》诗:“少减东城饮,时看北斗~。”

➁ 拉开。《淮南子·道应》:“孔子劲~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班服,而不肯以兵知。”

➂ 打击。《淮南子·兵略》:“故凌人者胜,待人者败,为人~者死。”

➃ sháo(勺)。舀酒的勺子。《韩诗外传》八:“譬犹渴操壶~就江海而饮之。”

(biāo標):

➀ 树梢。《庄子·天地》:“至德之世……上如~枝,民如野鹿。”(标枝:树梢的枝条。)卢谌(chén)《赠刘琨》诗:“绵绵女萝,施于松~。”(连绵不断的女萝,蔓延在松树梢上。女萝:植物名。施:蔓延。)o引o末端。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出海云长。”(标:指塔顶。出:露出。)

➁ 标杆,标记。《旧唐书·崔彦昭传》:“但立直~,终无曲影。”郭璞《江赋》:“玉垒作东别之~。”(玉垒:山名。东别:指沱江。)o引o标明,写明。孙绰《游天台山赋》:“(天台山)名~于奇纪。”(奇纪:指《山海经》。)成语有“标新立异”。

➂ 标格,风度。孔稚珪(guī)《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萧洒出尘之想……吾方知之矣。”

➃ 标准。杜甫《赠郑十八贲(bì)》诗:"示我百篇文,诗家一~准。"

(biāo):

➀ 火星迸飞。《淮南子·说林》:“一家失~,百家皆烧。”o又o焚烧。左思《吴都赋》:“火烈~林。”o引o闪光。《后汉书·班固传·典引》:“海内云蒸,雷动电~。”

➁ 通“”。疾风。《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亦作“杂遝”,zá tà),~至风起。”

(biāo):

➀ 虎身上的斑纹。o喻o文采。《法言·君子》:“以其弸(péng)中而~外也。”(弸:满。)[彪炳]文采焕发的样子。钟嵘《诗品》卷中:“文体相辉,~~可玩。”

➁ 虎。庾信《枯树赋》:“熊~顾盼,鱼龙起伏。”o喻o身体魁梧。《北史·斛律金传附斛律光》:“马面~身,神爽雄杰。”

(biāo):

➀ 犬奔跑的样子。o引o迅疾的样子。屈原《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远举兮云中。”

➁ 疾风。《礼记·月令》:“~风暴雨”。这个意义又写作“飙”。

(biāo飆、飇、飈):

暴风。《盐铁论·世务》:“匈奴贪狼,因时而动,乘可而发,~举电至。”(飙举电至:暴风起,闪电到。)也泛指风。白居易《立秋夕有怀梦得》诗:“是夕凉~起。”

(biāo):

➀ páo(庖)。兽名。《逸周书·王会》:“~者,若鹿,讯走。”

➁ 耘田。《诗经·周颂·载芟(shān)》:“厌厌其苗,绵绵其~。”(厌厌:茂盛的样子。)

➂ [麃麃]1.威武的样子。《诗经·郑风·清人》:“清人在消,驷介~~。”(驷介:四匹马披着甲所驾的战车。)2.盛大的样子。《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诗》又云‘雨雪~~’。”今本《诗经·小雅·角弓》作“漉漉”。

(biāo):

[儦儦]行走的样子。《诗经·齐风·载驱》:“汶水滔滔,行人~~。”一说“众多的样子”。

(biāo):

[瀌瀌]雨雪大的样子。《诗经·小雅·角弓》:“雨雪~~。”(雨:降落。)

(biāo):

耘田,锄草。《左传·昭公元年》:“譬如农夫,是~是蓘(gǔn),虽有饥馑,必有丰年。”(蓘:给庄稼培土。)

(biāo):

➀ 马嚼子。刘向《九叹·离世》:“断~衔以驰骛(wù)兮。”(马挣断了嚼子狂奔起来。衔:马嚼子,衔在口内,镳在口外。驰骛:狂奔。)成语有“分道扬镳”(比喻所去方向不同。)o引o指骑的马。鲍(鮑)照《拟青青陵上柏》:“飞~出荆路,骛服入秦川。”

➁ [镳镳]马饰美盛的样子。《诗经·卫风·硕人》:“四牡有骄,朱幩(fén)~~。”(骄:指马高大强壮。朱幩:装饰在马镳上的朱帛。)又作“镳镳”。

(biǎo):

➀ 穿在外面的衣服。《庄子·让王》:“子贡乘大马,中绀(gàn)而~素。”(中:指里面的衣服。绀:红黑色。素:白色。)o又o衣服的表面。《盐铁论·利议》:“文~而枲(xǐ)里。”(文:彩色的。枲:麻。)

➁ 外,与“里”相对。《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若其不捷,~里山河,必无害也。”

➂ 中表,表亲。徐夤(yín)《赠表弟黄校书辂(lù)》:“产破身穷为学儒,我家诸~爱诗书。”

➃ 标志,标准。《墨子·备城门》:“城上千步一~。”《庄子·天下》:“以濡(rú)弱谦下为~。”(濡弱:柔弱。)

➄ 表明,表白。刘知几《史通·惑经》:“或援誓以~心。”(援:援引。)

➅ 表彰,表扬。韦应物《石鼓歌》:“刻石~功兮炜(wěi)煌煌。”(炜煌煌:指功业辉煌。)

➆ 古代测量日影、定时刻的标杆。《吕氏春秋·功名》:“犹~之与影,若呼之与响。”(响:回声。)o引o标准,表率。《史记·太史公自序》:“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也。”

➇ 文章的一种,臣下给皇帝的奏章。如: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o又o给皇帝上奏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自~后主。”o特o上表推荐某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曹公~权为骠骑将军。”(权:孙权。)

➈ 表格,图表。如《史记》有《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等。

(biào):

➀ 落。《诗经·召南·摽有梅》:“~有梅,其实七兮。”

➁ 击。《左传·哀公十二年》:“长木之斃(毙),无不~也。”

➂ 捶胸的样子。《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辟有~。”

➃ biāo(标)。高举的样子。《管子·侈靡》:“~然若秋云之远。”

➄ biāo。挥之使离去。《孟子·万章下》:“~使者出诸大门之外。”o又o抛弃。《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已盟,曹子~剑而去之。”

➅ biāo。通“标”。标志。《后汉书·皇甫嵩传》:“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为~帜。”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