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模拟试卷 2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 信息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财产形式是( A )。
  • A. 知识和数据
  • B. 土地和房产
  • C. 矿产和能源
  • D. 石油和天然气
  1. 信息法的核心是( D )。
  • A. 确保信息的合理使用
  • B. 信息法律主体的权利
  • C. 信息法律主体的义务
  • D. 信息法律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1. 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 A ) 年 。
  • A.10
  • B.15
  • C.20
  • D.25
  1. “不限制专利权人自己实施,也不排除专利权人在同样条件下与其他人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是( A )。
  • A. 普通许可合同
  • B. 独家许可合同
  • C. 独占许可合同
  • D. 分许可合同
  1. 商标权中最重要的权利是( A )。
  • A. 专用权
  • B. 续展权
  • C. 转让权
  • D. 许可使用权
  1. 信息产权的核心是( A )。
  • A. 知识产权
  • B. 专利权
  • C. 著作权
  • D. 商标权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公民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为( C )。

A. 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 25 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 25 年的 12 月 31 日 B. 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 25 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 25 年的 1 月 1 日 C. 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 50 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 25 年的 12 月 31 日 D. 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 50 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 25 年的 1 月 1 日

  1. 不属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情形的是( D )。
  • A. 个人使用
  • B. 教学使用
  • C. 新闻报道使用
  • D. 电视台改编制作节目使用
  1. 解决著作权纠纷最权威、最有效的方式为( D )。
  • A. 调解
  • B. 仲裁
  • C. 销毁
  • D. 诉讼
  1. 《计算机软件条例》规定,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 C )。
  • A. 自然人终生
  • B. 自然人终生及死亡后 20 年
  • C. 自然人终生及死亡后 50 年
  • D. 无限期
  1. 最早提出对软件给予专利保护的国家是( B )。
  • A. 英国
  • B. 美国
  • C. 德国
  • D. 日本
  1. 我国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保护期为( B )年。
  • A.5

  • B.10

  • C.15

  • D.20

    13.对未来 10 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是( A )。

  • A. 地震长期预报 10 年

  • B. 地震中期预报 1 ~ 2 年

  • C. 地震短期预报 3 个月

  • D. 临震预报 10 日

  1. “机密级”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一般不超过( B )年。
  • A.10 秘密
  • B.20 机密
  • C.30 绝密
  • D.40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保护对象是( A )。
  • A. 国家秘密
  • B. 商业秘密
  • C. 技术秘密
  • D. 个人隐私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信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CDE )。
  • A. 法律
  • B. 法规
  • C. 主体
  • D. 客体
  • E. 内容
  1. 商业方法专利的主要类型包括( ABCD )。
  • A. 网络交易类
  • B. 金融类
  • C. 市场营销类
  • D. 管理类
  • E. 广告发布类
  1. 我国信息技术标准划分为( BCE )。
  • A. 国际标准
  • B. 国家标准
  • C. 行业标准
  • D. 地主标准
  • E. 企业标准
  1. 气象信息服务的方式有( ABCDE )。
  • A. 报纸杂志
  • B. 声讯电话
  • C. 手机短信
  • D. 电子邮件
  • E. 广播电视
  1. 广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BC )。
  • A. 真实性原则
  • B. 合法性原则
  • C. 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
  • D. 及时原则
  • E. 美观原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 著作权

  2. 信息公开制度

  3. 隐私权

四 、判断改错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 信息法必须依据宪法制定,并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 )

  2. 专利申请者只能通过专利代理机构进行专利申请。 ( ❌ )只能改成可以

  3. 集体商标与证明商标的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所有权,自己可使用该商标。 ( ❌ )

  4. 广告中表明推销商品、提供服务附带赠送礼品的,可以不标明赠送的品种和数量。 ( ❌ ) 可以不修改为应当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1. 简述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2. 简述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3. 简述要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构成条件。

  4. 简述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侵权的构成要件。

  5. 报纸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的监管制度主要有哪些?

  6. 侵犯国家秘密的基本犯罪类型有哪几种?

六 、论述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14 分)

  1. 试述商业秘密的管理措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A 2.D 3.A 4.A 5.A 6.A 7.C 8.D 9.D 10.C 11.B 12.B 13.A 14.B 15.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6.CDE 17.ABCD 18.BCDE 19.ABCDE 20.ABC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 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3 分)
  2. 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承认公民对国家拥有的信息有公开请求权,国家对这 种信息公开的请求有回答义务的制度。(3 分)
  3.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的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3 分)

四、判断改错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 ( √)(4 分)
  2. (×)(2 分) 改正:可以自行申请,也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2 分)
  3. (×)(2 分) 改正:自己不使用该商标。(2 分)
  4. (x)(2 分) 改正:应当标明。(2 分)

(打“ √ ”的题,判断正确,给 4 分;判断错误则不得分。打“×”的题,判 、断正确给 2 分,改错部分描述正确给 2 分。判断错误,该小题不得分;改正错误,该小题不得改错分)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1. 答: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是国家管理信息资源的两种重要手段,两者的区别表现如下: (1)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不完全相同。(1 分) (2)实施方式和范围不完全相同。(1 分) (3)作用的时效和影响作用过程不完全相同。(1 分) 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两者之间具有一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 (1)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都属于国家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调控手段,具有很强的规范性。(1 分) (2)信息政策是信息法律的重要基础。(1 分) (3)信息法律是保障信息政策得以贯彻和实施的重要法律手段。(1 分)

(完全按参考答案描写,或者答案顺序可颠倒,按答题要点的分值给分;其余答案酌情给分。)

  1. 答: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如下:

(1)独占实施权。 (2)许可实施权。 (3)专利转让权。 (4)专利标记权。 (5)署名权。 (6)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 (7)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的义务。 (8)缴纳年费的义务。

(每个要点 1 分,答对 6 个及以上要点得满分 6 分。)

  1. 答:要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无论作品是否公开发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要求,一般必须具备: (1)独创性。 (2)表达性。 (3)可复制性。 (4)合法性。 (5)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每个要点 1 分,答对全部 5 个要点得满分 6 分。)

  2. 答: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侵权的构成要件有以下三个方面:

(1)未经权利人许可。(2 分) (2)侵权人的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者过失。(2 分) (3)行为人客观上存在删除或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和向公众通过网络传播明知未经许可删除或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等载体的行为。(2 分)

(完全按参考答案描写,或者答案顺序可颠倒,按答题要点的分值给分;其余答案酌情给分。)

  1. 答:《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明确了报纸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的主要监管制度,包括:

(1)报纸出版事后审读制度。(2 分) (2)报纸出版质量评估制度。(2 分) (3)报纸年度核验制度。(1 分) (4)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1 分)

  1. 答:(1)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2)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 (3)泄露国家秘密罪。 (4)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5)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 (6)泄漏国家军事秘密罪。 (7)为境外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 (每个要点 1 分,答对 6 个及以上要点得满分 6 分。)

六 、论述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14 分)

  1. 答题要点:(1)在权利主体内加强思想性的防范措施。 (2)在权利主体的内部建立严格的保密规章制度。 (3)尽可能限制商业秘密的知悉范围。 (4)保密合同或协议中的保密条款。

评分参考:(1)答题所用词语、句式与参考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可给分 。 (2)要点回单完整、阐述充分,可得满分;阐述一般,可得 9~12 分;没有阐述,可得 7~9 分。 (3)要点回答不完整,但论述较好,可视情况酌情给分。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