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老子-二十章》

作者:老子

朝代:暂无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唯"(应承)与"阿"(谄媚),相差有多少呢?

善与恶相差有多少呢?

人们所畏惧的,自己也不能不畏惧。

荒凉啊,似乎没有尽头!

众人都兴高采烈,好像在享用盛大的祭祀筵席,好像春天登上高台游玩。

唯独我淡泊,还没有任何征兆,像婴儿还未会微笑。

疲倦啊,像是无家可归。

众人都有余,只有我像被遗弃一样。

我真是愚钝的人啊!混沌啊。

俗人都明白事理,唯独我昏昏沉沉;俗人都精明,唯独我迷迷糊糊。

众人都有所作为,而我却愚顽粗鄙。

我与众人不同,因为我推崇自然的道。

注释

  • 善:美好、良善
  • 恶:丑恶、邪恶
  • 相去若何:相差有多少
  • 畏:害怕、敬畏
  • 荒:荒凉、空虚
  • 未央:没有尽头
  • 熙熙:兴高采烈的样子
  • 太牢:古代祭祀时最隆重的牺牲
  • 泊:淡泊、平静
  • 未兆:还没有任何征兆
  • 傫傫:疲倦的样子
  • 遗:被遗弃
  • 沌沌:混沌的样子
  • 昭昭:明白的样子
  • 察察:精明的样子
  • 闷闷:迷糊的样子
  • 顽:愚顽
  • 鄙:粗鄙
  • 食母:指道,这里比喻自然的根源
  • 唯:应承,表示顺从
  • 阿:谄媚,阿谀奉承
  • 相去几何:相差有多少

解读

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二十章,是老子对于世俗礼节中过分顺从和谄媚行为的批评。在这里,老子以设问的方式指出,过分顺从(唯)与谄媚奉承(阿)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都是不真诚的表现。这体现了老子追求真实、反对虚伪的思想。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